塔筒內外壁拋丸機是針對風電塔筒等大型圓筒形工件內外表面清理強化的專用設備,其設計與功能圍繞塔筒結構特點優(yōu)化,以下從用途、結構、工作原理及特點等方面說明:
一、設備用途
主要用于風電塔筒、壓力容器等圓柱形工件的內外壁表面除銹、去除氧化皮、焊渣及污垢,同時通過拋丸強化提升表面粗糙度和疲勞強度,為后續(xù)涂裝或防腐處理提供清潔、平整的基底。
二、核心結構與功能
1. 拋丸系統(tǒng)
- 拋丸器布置:根據塔筒內徑大小,在設備內部或外部安裝多組高速拋丸器(如4-8臺),沿周向或軸向均勻分布,確保內外壁全覆蓋拋射。
- 磨料類型:常用鋼丸、鋼絲切丸等,粒徑根據工件材質和表面處理要求調整,通過離心力高速撞擊工件表面。
2. 工件輸送與旋轉系統(tǒng)
- 塔筒固定與旋轉:塔筒通過兩端支撐裝置固定,由驅動機構帶動勻速旋轉(如0.5-2轉/分鐘),確保拋丸均勻性。
- 吊鉤或輥道輸送:大型設備可能采用輥道輸送塔筒進入拋丸室,配合升降機構調整高度,適應不同規(guī)格塔筒。
3. 磨料回收與分離系統(tǒng)
- 底部回收裝置:拋丸室底部設螺旋輸送機或刮板,收集散落磨料和雜質,通過提升機送入分離器。
- 風力篩分:分離器利用風力將磨料按粒徑分級,合格磨料循環(huán)使用,粉塵和雜質由除塵系統(tǒng)排出。
4. 除塵系統(tǒng)
- 配備高X布袋除塵器或濾筒除塵器,處理拋丸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粉塵,確保排放符合環(huán)保標準,同時維持室內清潔。
三、工作原理
1. 工件就位:塔筒通過吊裝設備放置在輸送輥道上,進入拋丸室后,兩端支撐裝置固定并啟動旋轉。
2. 拋丸處理:拋丸器高速旋轉(轉速可達2000-3000轉/分鐘),將磨料沿切線方向拋射至旋轉的塔筒內外壁,通過沖擊力去除表面雜質。
3. 自動掃描與覆蓋:部分設備配備拋丸器移動機構(如軸向往復移動),或通過調整拋丸角度,確保塔筒全長范圍內無死角清理。
4. 磨料循環(huán):磨損的磨料和雜質經分離后排出,合格磨料通過管道重新輸送至拋丸器,形成閉環(huán)循環(huán)。
四、設備特點
- 高X針對性:針對塔筒大直徑、長筒形結構設計,拋丸效率比普通吊鉤式設備提升30%以上,單臺設備可處理直徑2-6米、長度30米以上的塔筒。
- 自動化程度高:可集成PLC控制系統(tǒng),實現工件輸送、旋轉、拋丸參數(如拋丸量、轉速)的自動化調節(jié),部分設備支持遠程監(jiān)控。
- 安全防護:拋丸室采用耐磨錳鋼板內襯,配備安全聯鎖裝置(如開門停機),防止磨料飛濺和粉塵泄漏。
- 節(jié)能設計:磨料回收率達99%以上,除塵系統(tǒng)采用變頻控制,降低能耗。
五、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風電行業(yè)塔筒制造、石油化工儲罐檢修、船舶管道除銹等領域,尤其適合需要批量處理大型圓筒形工件的場景,滿足ISO、GB等表面處理標準(如Sa2.5級除銹要求)。